[转帖] 仇男狂?仇女狂?[作者:白云先生] (上)
[转帖说明:文章太长必须分成两个转帖才能在这里转发成功,阅读就比较费时间,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,真理总是赤裸裸甚至是血淋淋的,吃不得苦药也听不得真话的人就不要耗费时间往下看了,免得小心脏受刺激]
[转帖] 找对象这件事,为啥变得这么难? [作者:至道学宫__白云先生] (上)
一、找个对象回家过年
过年这阵子,可能对于很多适龄婚配的年轻人,遇到了家长的催婚和逼婚现象。孩子找对象着急,家长为了孩子的终身大事更加着急,甚至焦虑上火。都巴望着自己的孩子,一年年的长大了,能找个对象回家过年。对于很多家庭来说,这是一个多么急切的美好愿望。
为什么焦虑呢?一方面这件事太重要了,对于个人,还是对于家庭,都是终身大事。另一方面年轻人找对象越来越难了。最重要的事,长期处在悬而未决的状态,谁摊上谁都会焦虑。这种焦虑,已经成为了一种群体性的社会现象,更成了一种社会问题。
家庭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,如果不正视这个问题,解决这个问题,短期看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增。中期看,不立家者无恒产,无恒产者无恒心,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已。这势必会影响社会稳定。长期的看,该结婚的不结婚,该生育的不生育,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正常繁衍。
如果人都没了,上代人积累的所有财富,都化为烟云。什么梦想,都成了空想,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国土,未来也会被异族所窃据。有了人,才能有一切,失去人,就会失去一切。
如果现在不正视这个问题,等问题集中爆发的时候,再救火一样的事后补救,就比较晚了。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?
为什么找对象这件事,为啥突然变得这么难了呢?今天,我们来好好分析分析这个事情。
二、古代的怨女和旷夫
我们现在管该结婚时,没找到对象,大龄未娶的男青年叫剩男;管该结婚却没找到对象,大龄未嫁的女青年叫剩女。剩男剩女,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社会现象。而是古代就有的社会问题。
这里要声明一下,使用剩男剩女这两个词,并无不尊重相关人士之意。无意冒犯,只是为了表述方便,望理解。
古代管我们现在的剩男,叫做旷夫。管我们现在的剩女,叫做怨女。而且古人衡量一个社会治理的好不好,一个很重要的标准,就是看适婚青年是不是都能成家立业。
用孟子的话来说,周太王时期的社会治理的就非常好,那时候达到了外无旷夫,内无怨女的社会景象。
到了孟子那个时期,社会财富兼并剧烈。出现了大量的旷夫和怨女。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,就很说明问题。
齐宣王说,寡人好货。孟子就说他,你喜欢钱,老百姓也喜欢钱,你为什么就不能让老百姓也都有钱呢?齐宣王说,寡人好色。孟子又回他说,你占了很多女人,可是老百姓也都需要找对象。为什么你就不能让老百姓,都能有钱找到对象呢?
这段对话非常能说明问题。第一点,社会财富出现了剧烈的兼并。第二点,有钱才能找对象。第三点,因为社会发展不均衡,像齐宣王这样兼并了很多社会资源的人,可以娶很多女人。第四点,穷人因为养不活自己的老婆孩子,就没有条件找对象。第五点,有钱人齐宣王不愿意把财富和女人,与普通的老百姓共同分配。第六点,齐宣王施行的不是仁政,人们生活的普遍不幸福不美好,连最基本的成家立业都成了奢望。
在孟子那个时代,还有孟子那样的圣人,呼吁全体人民追求幸福的基本权利和福利。把旷夫和怨女的大规模出现,视为是社会之弊,必须得正视和重视,并加以有效的治理和解决。
而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,出现了那么多的剩男剩女,不仅没有孟子那样的人来呼吁大家正视问题重视问题和解决问题。而且,还把这个令人焦虑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不幸,变成消费主义的牟利工具。光棍节这个词,是整个社会的耻辱。
通过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,我们可以理解,大规模的光棍现象,其实是社会性的问题,而不是某些人的个人问题。这是凌驾于个人命运之上的外部性。外部性的问题,应该由社会来解决。历史已经如此,个人摊上了这种大环境,在不能左右社会的时候,可以通过个人努力,来争取更好的结果。
怎么通过个人的努力,在找对象这个事上,谋划出一个最优的结果呢?我们来继续深入的分析。
三、婚配的本质是天地人三合
我们现在的人找对象,很多只谈条件,缺乏找对象的基础理论来支撑,所以漫无目的又漫天要价的谈条件,这是比较片面的,也是比较业余的做法。一个男人要和一个女人,一辈子生活在一起,没有牢固而亲密的结合,长期生活在一起是不现实的事。
下面这段话很关键,它是男女关系的真理。
男女的婚配有三合,分别是天合地合人合。合则成亲,亲则密,密则无间,无间则固,固则久。不合则有嫌,嫌则怨,怨则生隙,有间隙则疏,疏则离,离则分。
从这段真理看来,我们很多年轻人,在第一步就错了,相合的工作,都还没准备好,也没完成好,就走入婚姻,这是很多不幸的开始。就跟盖楼一样,第一层楼都没有盖,就直奔最高的那层先封顶竣工,显然这个楼是不会牢固长久的。
我们古人管男女青年结婚,叫般配,天作之合,叫成亲,叫门当户对,叫天长地久,叫永结同心,百年好合,心心相印。这些说法,都不是随口说说的,而是有深层的道理的。
天作之合,讲的是天合。我们现在讲,两个人一见钟情,怎么看怎么顺眼怎么喜欢,这其实就是同气相感的天合之合。如果天合都不般配,两个人在气质上都不相类,也不相似,都不能互相吸引,后面的地合人合再契合都很难长久。我们说的夫妻相也是天合的一种表现。
这里要注意一个传播甚广的谬论,认为两个人要互相矛盾,甚至相反的人,才能互相弥补。这是大错特错的观念和说法。记住,人只有相类相似才能相亲。
门当户对,讲的是地合。是背后两个家庭的般配,什么样家庭的男孩,和什么样家庭的女孩结婚。我们现在说,结婚就是两个家庭的结合,这只是片面的说法。地合只是三合之一,而不是男女相合的全部。
我们平常说的棒打鸳鸯,是地合的权重,大过了其他两合的表现。
永结同心,心心相印,讲的是人合。是两个人经过婚前的相识和了解,能够打心里合到一起去。如果俩人心都想不到一起去,各怀心腹事,即便天合再般配,家世再般配,婚姻也很难长久。
理解了天地人三合的男女三重般配原理,恋人关系中的亲疏原理,我们才能从真理出发事半功倍的来指导自己的找对象这件事。
四、婚配的理想状态:英俊的男人,配贤淑的女人
经常听女人抱怨说说,这世界上好男人没有了。也经常听男人抱怨说,好女人也没有了。问题是,现在的人,已经不清楚不理解,什么是好男人,什么是好女人了。
女人一看到英俊这两个字,马上就联想到小鲜肉大长腿这种诲淫诲盗的男娼形象。这样的理解非常肤浅。英俊首先是指男子的才德过人,其次才是指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气势和外表。
万人之上为英,千人之上为俊,百人之上为豪,十人之上为杰。这是古人给好男人制定的分类标准,英俊一词的本意是指男人太优秀了。由内而外的都太优秀太出众了。
当有些女人牢骚埋怨天底下没有好男人的时候,实际上她们连什么是好男人都不懂。
那好女人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呢?我们平常说女人贤惠,诗经里面说的窈窕淑女,就是好女人的标准。贤惠是说女人能够勤俭持家,淑女是说纯洁无暇。淑这个字是指极其干净的水。淑女则是像清澈的泉水一样极其纯洁的女人。
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这就是理想中的好男人和好女人的恋爱。才德出众的男子,和贤淑过人的女子的结合。男人强健,女人温柔;这样的结合是非常美好的。
我们现在的人说的好男人,主要是指有钱,这在古人看来,俗不可耐,因为只有钱不英俊。我们现在说的好女人,主要是长的好看,这在古人看来也是俗不可耐,因为古代的淑女,既贤能又温柔,而且她们的美,是那种有悦色,而有婉容,有婉容而有美貌的美,是那种让人如沐春风的美。
现在有些女孩子,光看外面的一层皮还不错,而实际上她的内心里,充满了乌烟瘴气的东西,和各种浅薄的东西。发起脾气来,张牙舞爪,哭闹咆哮,刁蛮任性,这样的女孩在古代都是嫁不掉的。即便过了门,一露馅也会被送回娘家。
现在有的男青年,无才无德,不求上进,浑身的低级趣味和精神廉价,啃老妈宝,心智幼稚不成熟。要么就是粗鄙不堪,说脏话,遇到事不动脑子,不擅长使用智慧来解决问题,喜欢蛮干,这在以前,会被人称之为不成器不务正业二流子没出息窝囊废。虽然很有钱,在古代也是要打光棍的。
君子淑女的修为中,德对应天,才对应人,家世对应地。如果在一个财富分配比较均衡的社会,男人女人都修身修德,家世也都差不多,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,甚至可以说是很完美的婚配环境,天地人三合都能互相般配,大家都能找到心仪的对象,几乎所有的家庭,所有的人,都会生活的很幸福甜美。
如果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,年轻人的家世,因为方差太大,很难有足够的流动性和成交量,来完成全体婚配成员之间的撮合匹配。文化也毁灭了,大家也都不修身,不修德,各自都带着浑身的毛病,要求对方迎合自己,这样会导致天地人三合都不能般配。
修身修德,不是让人往身上修毛病。而是修天真,修贤能。那些所谓的女德和男德班,要么就是一群歪门邪道的神经病,要么就是敌视传统文化故意搞破坏的反串黑。这些神经病根本不懂德是什么。
这就很容易解释,为什么之前的几代人,婚姻是那么的稳定长久,历史上的几千几万年,我们这个民族的男女,在婚配上也都非常稳定长久。为什么现在找对象变得这么难,即便结婚了,离婚率竟然也出奇的高。因为天地人三合都崩了。
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有好的文化,好的教育,好的社会环境,男女青年,都能成为好男人好女人,使所有的人都有条件成家立业,使天地人重新相合,这样才能有好的家庭,生育出更多的优秀后代。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才能有希望。
现在社会,好男人和好女人的稀缺,想找个好男人的焦虑,和想找个好女人的焦虑,主要还是大环境的问题。目前能做的,也只能尽量积极争取社会大环境的改善,剩下的事,主要还是得靠个人努力。
[转帖] 找对象这件事,为啥变得这么难? [作者:至道学宫__白云先生] (上)
最新参与
(1条)